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理健康状况,对生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其实,个体除了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影响着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成为广大学者与群众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时期,每个人的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婴儿期、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以及心理健康者所具备的特点。
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卫生的内容与问题
1. 儿童期的心理保健
儿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的时期,心理卫生与保健是关系他们茁壮成长的十分重要的课题。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有:
(1)道德品质与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问题
(2)智力的培养问题
(3)儿童的身心疾病问题
2. 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青年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并接近成熟的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是求学、求职、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保健问题。
(1)求学方面的问题
(2)求职方面的问题
(3)交友与恋爱方面的问题
(4)少数青年的过失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5)青年身心方面的疾病
3. 中年人的心理保健
中年是心理与生理完全成熟的时期,在家庭、单位与社会中,中年人都处在中坚地位,因而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最大,面临如下心理保健问题。
(1)为子女的教养与对老人赡养而操心
(2)中年人面临工作与事业的心理压力
(3)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变革对中年人思想和心理上的冲击
(4)中年人的心因性疾病
4.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老年是个体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随着身体的衰老,各种心理机能也逐渐衰退,面临如下心理卫生问题。
(1)老年人的心理压力
(2)更年期的心理卫生
(3)老年人的心理疾病
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我们综合了各种观点,总结出心理健康者如下特点。
1. 行为反应适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所作所为都是适度的。所谓适度就是指某人的行为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受意识支配调节性;说话与行动符合环境的要求,有分寸;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心理与行为较和谐统一。
2. 有自知之明,善于了解自己
心理健康者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也能正确的评价与对待自己。
3. 能自我控制、有自尊自重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明确的行为标准。
4. 善于与人相处
心理健康者乐意与人交往,善于与人相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5. 人格的一贯性
健康者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保持人格的一贯性、完整性、协调性。所谓人格的一贯性与内在协调性主要指人格结构的协调性(知、情、意、行协调);理智活动与本能情绪反应的协调;抽象与形象思维的一致性;人格个别特征与年龄特征的协调性等。
6. 情绪乐观,心胸开朗
心理健康者有健全的情绪生活。心境愉快乐观,胸怀坦荡,心胸开朗,遇有烦恼与焦虑能够自行解脱与调适。
7. 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能妥善的解决;遭遇较大的挫折,也能正确对待,不逃避现实;遇有极端喜悦的事件,能适度对待。
8.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者在学习、工作、事业和生活中感到快乐;有进取心理,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与学习中发挥出来,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而心理健康即指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心理健康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与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从动态角度看,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烦恼和疑惑,欢迎一起学习讨论!